批評中國箝制言論/美學者黯然結束北大9年教書生涯

 2018-07-19

 

前北京大學滙豐商學院副教授鮑爾丁(Christopher Balding)。截圖取自/Twitter
前北京大學滙豐商學院副教授鮑爾丁(Christopher Balding)。截圖取自/Twitter

美國教授克理斯多夫·鮑爾丁(Christopher Balding)曾在北京大學設立於深圳的滙豐商學院(HSBC School of Business)教書9年,最近他沒有收到該校的年度聘書,形同解職。

鮑爾丁7月 17日在自己的「全球金融與經濟學」(Global Finance and Economics)博客PO文指出,早在去年11月他就獲悉學校通知,今年暑假之後,北大將不再續聘他做副教授。雖然學校提出不續聘的一些表面理由;他認為真正原因是,他經常批評中國政府的經濟、貿易政策,以及箝制言論作風。

2017年8月間,英國劍橋大學的學術期刊《中國季刊》,應中國要求刪除了300多篇涉及六四鎮壓、新疆、西藏等問題的文章。鮑爾丁發起連署行動,反對中國政府「輸出」學術審查,結果獲得上千人網路連署,導致劍橋大學在輿論壓力下,短短幾天內就恢復原先被刪掉的文章。

鮑爾丁指出,曾在共黨統治的體制下做事者,皆知道有其生存風險。事實上,在中國做為一名教授,即使只是談論經濟、商業與金融市場議題,也已經不再安全。

《路透社》(Reuters)7月18日報導指出,鮑爾丁個人很清楚知道在中國教書,有一些不能觸碰的界限。他主要指的是,自己不會碰觸4T議題,即台灣、天安門事件、西藏和中國的那個黨(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即便他深諳分際之所在,卻依舊難逃被解職下場。

鮑爾丁的媒體曝光度相當高,其發表有關中國經濟和貿易的言論常被引用,亦為美國《彭博新聞》( Bloomberg.com)的專欄作家;他本人在推特帳戶擁有逾17,000名粉絲。近2年以來,他日益發覺,中共政權言論空間日愈緊縮。2017年他曾警告指出,《中國季刊》的事件經驗,提醒西方大學、出版社,或研究機構,應該認真考慮跟中國政府打交道的風險;也要考慮中國政府無所不在的言論審查監控。

蓋茨打破中國「四T禁忌」 推廣廁所革命

  • 2018年 11月 6日

據說,中國有四T禁忌:天安門(Tiananmen)、台灣(Taiwan)、西藏(Tibet)和廁所(toilet)。

這一廣為外國記者所知的說法,被比爾·蓋茨打破。作為微軟創始人和世界最著名的慈善家,比爾·蓋茨在北京召開的「新世代廁所博覽會」上,帶了一罐糞便上台,大談廁所革命。

過去多年,蓋茨以及蓋茨基金會一直關注世界上不安全的衛生設施。他反覆強調的是:被糞便中的病原體所污染的水源使人們生病,每年奪走超過50萬(5歲以下)兒童的生命。

蓋茨說,具有最高科技的廁所,可以完全獨立地處理糞便,在未來,這些高科技馬桶能夠挽救數百萬人的性命。

他將傳統廁所轉變為無水廁所的過程,與他在上個世紀70年代創立微軟、開發個人電腦相提並論。

「就像個人電腦可以自給自足一樣,我們現在也可以在家庭層面化學處理糞便。」

比爾·蓋茨在會上表示,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如何滿足全球45億人安全如廁的問題,充滿巨大的商機。他說,目前全球還有一半以上的人口由於無法使用安全衛生的廁所,無法過上安全的生活。

他表示,這將是一個一年60億美元的市場,如果加上周邊市場的發展,該產業的價值將會翻倍。

本次北京召開新世代廁所博覽會,應該順應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從2015年以來提倡的「廁所革命「潮流。

2017年11月,習近平對中國旅遊系統的「廁所革命」表示讚揚,並指示這一革命「不是小事」,是中國城鄉文明建設的重要方面,要求景區,城市、農村都要提高廁所質量,稱這是中國民眾「生活品質的短板」。

過去,中國廁所「髒亂差」問題,曾經在國際間「臭名遠揚」。如廁問題,一度被西方遊客認為是在中國面對的最大難題。

習近平「廁所革命」3年來,中國各地建造了數以萬計的廁所,有的甚至成為官員貪污腐敗的工程。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world-46110805

 

英國女子網上曬公廁與中國廁所革命

  • 2019年 5月 7日
  •  

中國的「 廁所革命」

中國的廁所革命則完全是另一個概念。

2012年,BBC記者羅拉特(Justin Rowlatt)說他在中國製作專題報道節目時,意外地發現了「第四個T」——另外三個T分別是Taiwan,Tibet, Tiananmen (台灣、西藏、天安門),是駐華外國記者們都知道的所謂3T禁忌規則。

這第四個T就是廁所,toilet。

他在中國時,讀到《中國日報》上一片評論文章,關於中國公共廁所之髒、之臭,招致WTO, 世界廁所組織(World Toilet Organisation)的批評,中國政府十分重視這個問題,推出新的公廁衛生標凖,要求公廁裏的蒼蠅數量不得超過兩隻。公廁的清潔衛生事關社會文明程度,城市形像,必須嚴肅對待。

羅拉特讀到這些文字不禁莞爾,要求在記錄片裏加入這段"廁所風暴"內容,但遭到負責陪同的中方人員的拒絶。因為拍攝工作接近尾聲,為了避免這個節目遭禁,羅拉特和他的團隊決定不去拉開中國公廁的門。

這是2012年。到2019年,中國的廁所革命已經進入第二個「三年戰役」。

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在2015年啟動了「廁所革命」,冀望提升中國環境衛生狀況,改善農村生活環境,並履行聯合國可持續發展計劃中對使用清潔水資源的承諾。2019年3月,中國全國人大和政協會議部長通道上,中國農業農村部部長韓長賦對媒體透露,政府凖備撥款70億元用於推動全國3萬個村莊改造廁所,覆蓋農戶約1000萬。

廁所是體現中國城鄉差別、貧富差距的一個重要平台。物質條件決定生活習慣,包括衛生和如廁習慣,以及對廁所的心理定位。

中國人均GDP跟哈薩克斯坦在一個水平上。官方數據顯示生活在260英鎊年收入貧困線以下的民眾仍有3000萬左右。

政府希望通過改善農村的衛生條件來提高生活水平,推進文明,減少疾病,培養良好衛生習慣。計劃到2020年農村地區現代化廁所普及率達到85%,2030年達到百分之百。

在日本抽水馬桶在中國走紅,赴日必購清單上馬桶蓋與日本電飯煲並列的同時,不少農村地區傳統的開放式茅坑仍頑固地存在,因為沒有配套的供水和污水處理系統,所以免費派發的現代馬桶形同廢物。

在主要旅遊景點、機場賓館和城市公廁普遍改造多年後,中國首屈一指的大都市上海開始試點不分性別、男女共用的公廁,以解決女廁不夠的問題,向世界其他大都市看齊。

但民眾反應並不很熱烈。畢竟男女有別,而且解決女廁不夠的方法有很多種,比如擴建或新建女廁。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world-48176128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ifetheDo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