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愛情故事(Capitalism: A Love Story)
(得利)
一向都將立論先設定好,再找能夠支持的證據,再拍成看似推衍實為早已下好結論的紀錄片導演麥可摩爾,繼《華氏九一一》、《科倫拜校園事件》後再推新作,在後金融海嘯時代,將矛頭對準美國資本主義運作所產生的後遺症。固然不乏有趣觀點,政治立場過分明確也讓他的立論有點偏頗,拍片模式多少也缺乏了多面的辯證角度,若無法提出具體建言,難免模糊失焦。倒是DVD特別收錄大量收錄了以「合作經濟」取代現行體制運作的實證觀點,彌補了正片在觀點上的不足。
血色海灣(The Cove)
2010年奧斯卡獎的最佳紀錄片,而且讓小日本非常不爽的就是這部啦!常看電視影集的人,一定會覺得上台領獎的人有點眼熟,沒錯!製作團隊有知名演員以及包括參與著名海豚影集「飛寶」(Flipper)的幕後人員,這部片不僅僅是在講海豚在日本大地漁村被獵捕的慘況,還陳述了其實把海豚賣給海洋館當耍寶動物的利潤,遠高於賣海豚肉,「飛寶」的幕後人員才發現原來自己以前拍攝這部影集造成民眾愛上海洋館愛海豚,也成了獵捕海豚的幫兇。本片提及多樣觀點,不是單用歐美干預日本當地文化的霸權行為就可以反駁,當地日本議員也冒著生命危險反對,因為含重金屬過量的海豚肉竟成了學童的免費午餐,無疑是慢性謀殺下一代。而其中保育人員如何突破障礙入內拍攝海豚屠殺畫面,情節可比一般諜報片和恐怖片還要刺激。但台灣同時有虐殺貓咪還剝皮的台大博士生,以及「一人一股守護台灣媽祖魚」環保運動,可是絲毫不比日本漁民和歐美保育人士遜色!
高潮:保育人士前進到一處隱密的海灣,偷拍鏡頭一轉,日本漁民正在屠殺海豚,海岸慢慢地從淺藍色被海豚的屍體染成一片血紅。
美味代價(Food, Inc.)
(得利)
近年的紀錄片都表現出更明確的論點和立場,獲獎的《血色海灣》堪稱環保的革命進行式紀錄,入圍的《美味代價》則挖掘出現代畜牧農場為了機械化大量生產可能造成的生化和生物鏈危機,並試圖和隱藏在背後的寡占財團的巨大商業利益做連結,由於財團不願受訪,畫面取得變成一場諜對諜。美牛不吃牧草改吃玉米所產生的病變,和抗生素快速養出不能見光的雞隻內幕,值得讓喜歡吃富油花美牛等生鮮食物的民眾多作思考,其產銷模式更值得省思。而利用拍攝具行動力的紀錄片對社會帶來改變,台灣近來風起雲湧的護地農運和守護白海豚運動,不妨做個參考!
相關連結:
便便危機(A River of Waste)
看星星:韓寧
(天馬行空)
石化工業、電子廠排出的廢氣廢水汙染環境,引起居民屢屢舉白布條抗議,批評老闆無良只顧賺錢不顧死活。但是你知道畜牧業製造的汙染也很驚人嗎?本片拍的是美國,其實大家的情況其實差不多,主要就是「工廠化農場」的集中飼養,為了方便好管理好長肉,餵食家禽添加了磷、砷、抗生素以及生長激素的飼料,這個事實在《美味代價》也提過,只是本片更集中在磷與砷隨著糞便排出所造成的汙水引起環境生態的問題,最後將會隨著紅潮危機、狂牛症以及禽流感反撲到人類身上。本片提的數據和訪問的人物都有說服力,可惜結論仍然只專注在食品安全管理上。想看看,工廠化農場每年產出的汙水是人類汙水的100倍,也不禁讓人反省「真的要養這麼多家禽來吃嗎?」像英國有1/3的食物倒掉,要是人類惜福一點,再輔以食品安全管理(還要加上老闆的良心),人類在地球才能永續經營吧!
與鯨魚共舞(Whaledreamers)
(天馬行空)
約翰藍儂之子朱利安藍儂投入環保紀錄片領域,並獲得皮爾斯布洛斯南、傑佛瑞羅許等人現身背書。藉由南澳瀕臨滅絕的原住民種族與鯨魚緊密連繫的文化傳統,反應濫捕鯨魚所造成的生態危機,並控訴帝國主義的侵略造成澳洲原住民「失落的一代」的文化危機。本片拍攝一波多折,因參與的工作人員和原住民遭到綁架被殺害,使得整個計畫停擺多年,一直到911後的報復主義盛行,才讓製片決定將這部以和大自然和平共存為宗旨的紀錄片完成發行。
在海裡飛翔(Turtle: The Incredible Journey)
(天馬行空)
這部由英國女演員米蘭達理察森主述的紀錄片,以一隻海龜從孵育、躲過各種捕食者之後到了海裡、由美國佛羅里達的海邊游了數千公里到非洲的亞速爾群島,再回到佛羅里達孕育下一代的經過,穿插進船隻漏油、漂浮的塑膠袋危害海洋生物的環保概念。本片從腳本撰述到畫面剪輯,承襲了近年來愈來愈偏重劇情張力甚至動畫化的紀錄片製作傾向,主角海龜不僅會羨慕、也懂得報復,而翻車魚、水母等海洋生物也都以活潑化的姿態呈現在畫面上。
留言列表